買房後的第一步:設計前屋況檢查清單
恭喜您!歷經千辛萬苦,終於買到了屬於自己的房子。此刻內心充滿對未來家的美好想像,迫不及待想找設計師規劃裝潢,對吧?但請先稍等一下,務必做好這件「容易被忽略卻很關鍵」的事,這件事就是「設計前屋況檢查」。
這個步驟就像蓋房子要打地基一樣,是後續裝潢能夠順利、安心的基礎。透過仔細檢查房屋,您可以避開大多數潛在問題,讓設計師在充分掌握屋況後進行規劃,不僅更精準、更省錢,也能避免未來入住後的困擾。
我們整理出一份詳細的「裝修需求整理清單」,手把手教您如何以屋主角度,有系統地檢視房屋狀況,並將資訊整理給設計師,讓後續設計規劃更能對症下藥。
為什麼要先檢查再設計?
- 預算掌控:提前發現結構、漏水或管線問題,能讓您預先規劃修繕預算,避免裝潢費用無上限追加。例如,若入住後才發現廁所防水層失效,不僅施工要拆掉重做,費用可能增加數萬元,工期也會延長。
- 設計整合:設計師可以在了解屋況後,提前將必要的修繕工程納入設計規劃中,讓裝潢與修繕一氣呵成。例如遇到承重梁,可設計包梁天花板或造型修飾,而不是後續臨時改動而破壞整體美感。
- 避免糾紛:清楚了解屋況後,與設計師溝通更順暢,雙方對基礎工程的認知一致,能減少後續爭議與修繕糾紛。
第一區:全室基礎結構與環境檢查
這是檢查中最核心的部分,關乎居住安全,千萬不能馬虎。尤其屋齡超過 10 年的房子,更要逐處確認。
牆壁、天花板、地板
- 裂縫檢查:牆面與天花板的裂縫分為「表面粉刷層裂」與「結構性裂縫」。髮絲細紋多屬於表面龜裂,通常補土刷漆即可解決;若裂縫寬度超過 0.3mm、呈 45 度斜裂或貫穿牆體,可能涉及結構問題,必須請結構工程師現場評估,千萬不要自行敲補。
- 傾斜或不平:可用乒乓球放地面看是否滾動,或用 2 米靠尺貼牆確認縫隙是否超過 3mm,也可使用雷射水平儀快速判斷牆面垂直度。地面高差若超過 2 公分,鋪地板前需先找平,以免日後使用不舒適或出現安全問題。
- 敲擊聽聲:用硬幣輕敲牆面,「篤篤篤」聲表示結構完整;若聲音空洞「咚咚咚」,可能是水泥層剝落或空心磚問題,後續若要掛重物需特別確認承重。
漏水跡象(務必仔細)
- 水漬、壁癌、油漆脫落:天花板可檢查衛浴或廚房上方是否有黃褐色水漬,牆角、窗邊若出現白色結晶可能是壁癌;浴室門檻外側若發霉起泡,可能代表防水層失效。頂樓務必檢查屋頂防水層裂縫與排水口堵塞,一樓可摸地面濕度,發現異常需立即處理。
- 黴菌味:有些情況看不到明顯水跡,但房間內會有悶悶的霉味,特別是櫃子內、床底、衣櫃角落等陰暗處。可用小風扇吹櫃子抽屜,檢測異味是否明顯,方便找出隱藏霉點。
結構與環境檢查速查表:
檢查項目 | 檢查重點 | 注意事項 / 補充說明 |
---|---|---|
牆壁裂縫 | 區分表面裂 vs 結構性裂縫 | 結構裂縫 >0.3mm 或 45°斜裂需找結構工程師 |
地板傾斜 / 不平 | 用乒乓球、水平尺或雷射測高低差 | 高差 >2cm 需找平 |
敲擊聽聲 | 硬幣敲牆面,聲音扎實 | 空洞聲可能空心磚或水泥剝落 |
漏水 / 水漬 / 壁癌 / 油漆脫落 | 天花板、牆角、窗邊、浴室門檻 | 頂樓檢查防水層、排水口;一樓檢查地面潮濕 |
黴菌味 | 櫃子內、床底、衣櫃角落 | 用小風扇吹檢測異味,異味表示隱藏霉點 |


第二區:排水、給水與電氣系統檢查
排水、給水與電氣系統是房子的「血管與神經」,關乎日常生活便利與安全。
排水與給水檢查
- 給水管:打開所有水龍頭檢查水壓是否穩定,熱水是否快速出熱,關閉水龍頭後觀察水表是否仍轉動,以確認有無漏水。鐵管若生鏽、鋁塑管接頭鬆動,建議更換 PPR 管;銅管接頭有綠鏽需留意水質及管內雜物。
- 排水管:廚房水槽倒入清水,觀察排水速度;浴室地漏倒肥皂水檢測是否冒泡;馬桶沖水時觀察水面回位是否正常,水箱滴紅色素 5 分鐘測漏水。陽台及屋頂雨水管需確認排水口通暢。
- 防水層:衛浴做閉水試驗(堵地漏放水 3–5 公分,24 小時後檢查樓下天花板是否漏水),若條件不足,可觀察牆角及地面角落是否發霉起泡。
電氣系統檢查
- 配電箱:檢查漏電保護器、空開是否燒黑或鬆動,逐一拉合測試靈敏度,標識是否清楚,容量是否夠 100A,必要時增容以支援大功率家電。
- 插座與燈具:用三孔插座測試器確認接線正確,手機充電器測試通電,燈具逐一開關確認亮度與靈敏度。沙發旁、床頭及廚浴區需注意防水插座。
- 電線線徑:請水電工測量:照明線至少 2.5 平方毫米,插座線 4 平方毫米,大功率設備需 6 平方毫米以上,線徑不足容易跳閘甚至引發火災。
管線與電氣檢查速查表:
檢查項目 | 檢查重點 | 注意事項 / 補充說明 |
---|---|---|
給水管 | 水壓、熱水速度、漏水檢查 | 鐵管生鏽或接頭鬆動建議更換;銅管綠鏽需留意水質 |
排水管 | 排水速度、冒泡測試、馬桶回位 | 陽台、屋頂雨水管需檢查排水口通暢 |
防水層 | 衛浴閉水試驗或牆角檢查 | 24小時測試,確保不漏水 |
配電箱 | 漏電保護器、空開、標識、容量 | 容量至少 100A,大功率家電需增容 |
插座 / 燈具 | 接線、亮度、靈敏度、防水插座 | 注意沙發旁、床頭及廚浴區 |
電線線徑 | 照明線 ≥2.5mm2;插座線 ≥4mm2 | 大功率設備需 ≥6mm2,線徑不足易跳閘 |


第三區:空間細節與設施檢查
這些細節影響設計規劃,例如門洞太窄定制沙發可能搬不進,採光不足房間顯昏暗。
門窗與開口
- 門框與門扇:檢查開關順暢度,門縫密封性。門洞寬至少 80cm,小於 75cm 搬運大件家具困難,需事先規劃。門鎖若生鏽可噴潤滑油,若失效需更換鎖芯。
- 窗戶與玻璃:推窗是否順暢,密封膠是否老化;玻璃若有裂紋或雙層玻璃起霧需更換。防護欄高度至少 1.1 米,欄間距 ≤11cm。窗戶朝向會影響採光與遮陽規劃。
固定設施
- 廚房櫥櫃:檢查櫃體是否發霉或變形、鉸鏈是否鬆動、水槽邊矽利康是否發黑脫落、櫃內插座是否足夠使用。
- 衛浴設施:馬桶底座矽利康是否完好,龍頭漏水、下水暢通度,隔間玻璃防爆膜及玻璃膠完整,排風扇風量是否足夠。
門窗與設施設備檢查速查表:
檢查項目 | 檢查重點 | 注意事項 / 補充說明 |
---|---|---|
門框 / 門扇 | 開關順暢、門縫均勻 | 門洞 ≥80cm,小於75cm需調整搬運方案 |
窗戶 / 玻璃 | 推拉順暢、密封膠、玻璃完整、防護欄 | 防護欄 ≥1.1m,高度間距 ≤11cm |
廚房櫥櫃 | 櫃體發霉/變形、鉸鏈、矽利康、插座 | 案例:櫃體變形重裝增加費用 |
衛浴設施 | 馬桶矽利康、龍頭漏水、下水、隔間玻璃、防爆膜、排風扇 | 排風不足易造成潮濕,降低櫃體壽命 |


完成檢查後
檢查完三個區域後,屋主可以整理出一份「房屋體檢報告」,將問題依優先級分類:
- 重大必須優先處理:結構安全、漏水、危險電路
- 建議改善:壁癌、排水不順
- 影響設計但不危及安全:梁柱位置、地板不平
房屋體檢報告勾選清單
第一區:全室基礎結構與環境檢查
第二區:排水、給水與電氣系統檢查
第三區:空間細節與設施檢查
屋主最常犯的五大錯誤
- 只關心裝潢風格,忽略基礎工程
- 預算沒留後路:錢都花在家具,卻沒預留基礎修繕費。
- 完全依賴設計師:忘記設計師不是水電、不是結構工程師。
- 沒做紀錄:檢查時沒拍照,後續溝通容易遺忘。
- 覺得檢查是浪費錢:其實是最划算的保險。
打好基礎,安心入住
屋況檢查不是「額外開銷」,而是「省錢保險」。花幾天時間仔細檢查,不僅能避免後續維修費用大幅增加,也讓設計方案更貼合實際。房子是要住幾十年的地方,踏實與安全永遠比一時的快捷重要。
完成房屋體檢報告後,提交給設計師,將問題納入設計規劃與預算中,打造一個既美觀又安心的家。
你可能會喜歡:
最後更新日期:2025-10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