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油弧光
這間位在桃園的家,室內坪數不大,真正能使用的生活核心大約二十坪左右。但就是在這樣剛剛好的空間裡,一家三代的生活、習慣與情感,都被細細整理、妥善安放。
屋主在第一次與我們談到需求時,只說了三件事:「要有質感、要夠好住、要裝得下我們一家人的生活。」
這句話看似簡單,背後其實藏著照顧長輩的心意、陪伴孩子成長的期待,也有身為小家庭父母對於收納、動線與預算的現實考量。於是,我們以「奶油弧光」作為這個家的想像起點,從顏色、線條到櫃體收邊,一點一點將空間的溫度做出來。
輕奢不是華麗,不是昂貴材料堆疊,而是每次走進家門時,那個「舒服、很像我家」的感覺。
屋主希望空間能有:
於是,我們用淡奶油色拉開整體基調,以木紋、石紋與珠光奶茶色慢慢堆疊層次,再用弧形柔化每一道線條,讓家的氣氛像被溫暖濾鏡包起來。
玄關是每天第一個迎接家人的地方。這裡我們沒有選擇傳統要敲地坪的磁磚落塵區,而是保留屋主喜歡的木地板,並與原廠合作,找出相近花色再以跳色切割方式鋪陳。門一打開,木地板上有一個帶紋理的落塵區,不僅美,也很溫柔地提醒「你到家了」!
玄關櫃的細節也處處貼近生活:
一個看似簡單的玄關,其實凝聚了三代同堂每天進出家門的記憶。
客廳是這個家的靈魂。
屋主希望一進客廳就有家的氣息,但不是厚重的豪宅感,而是柔和、輕盈、每一天都耐看的質感。
我們選了一塊帶珠光的奶茶藕紫色系統板。 那是一個女孩會喜歡、但連男主人也覺得舒服耐看的顏色。 搭配上下打光與大理石紋跳色背景,電視牆像是整個家的焦點,但不喧嘩、不搶戲。
天花板不是直線,而是一道柔軟的曲線延伸到書桌與餐廚。 立面的轉角我們也做了導圓,讓孩子奔跑時更安全、也讓整體視覺更順暢。
三代同堂的家,廚房永遠不嫌大。原本的一字型廚具對屋主來說太侷促,因此我們做了完整擴充:
而餐邊櫃看似簡單,實際上卻藏了一間「房間級」的大儲藏室。大型物件、季節家電、行李箱、紙箱、電箱全都能收進去。
我們讓床頭櫃「做厚」, 因為長輩的每一個日常動作都值得被好好照顧: 茶杯要穩、藥品要容易拿、夜燈的位置要剛好。
衣櫃深度有限,因此稍有突出,但這是小坪數裡很真實、也很正確的空間取捨。
這是一間專屬小女生的房間,也是能陪著她從小學一路住到大學的生活角落。 我們刻意避免過度童趣,而是以淺木紋、淺灰為基底,再加入柔柔的粉色作為點綴,打造出一個「可愛但不幼稚」的空間,讓她在每一個年齡階段都能自在喜歡。
書桌牆延伸到床頭板的高度,拉長了水平線條,也讓小坪數房間在視覺上更顯寬敞。 如果想控制預算,這間房也示範了另一種做法:將吊櫃改成幾片精緻層板,效果依然很美,且更有彈性。
主臥擁有完整更衣區,但真正讓屋主驚喜的是「蝴蝶門替代工法」。原本的蝴蝶門五金要七、八萬元,我們重新思考後決定:
結果不只使用順手,成本更親民。書妝台也做了 45 度切角,關上後幾乎看不見縫,這種細節讓主臥多了一份靜靜的精緻。
回頭看這個案子,每一次設計決策,無論是櫃體比例的調整、弧形線條的安排、燈光層次的營造、材質跳色的搭配,還是五金工法的取捨,背後都圍繞著同一個核心:
住在這裡的每一個人,都能在這個家裡自在又舒服地生活。
我們相信輕奢不是炫耀,而是一種被照顧、被理解、被貼心對待的感受。
而這間桃園二十坪的小豪宅,就是在這份理解裡慢慢長成的。
如果你也住在桃園或北台灣,正在思考如何讓家變得更有溫度、更能放下生活重量,歡迎與我們聊聊。
家不是一次完成,而是一點一點變得更靠近你想要的模樣。
其他住宅相關作品:
你可能會喜歡:
空間規劃等問題,請填寫表單或與我們聯繫